你知道吗,如今中国工业机器人专利数量全球第一,但是进口工业机器人占据了我国70%以上的市场。作为制造大国,中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起步相对较晚,虽然手握了大量的专利,但是在细节和核心零件方面,还需要花大力气突破。
众所周知,工业机器人堪称制造业发展命脉,曾有西方专家表示:制造业如果没有机器人,全球都将处于罢工状态!虽这句话略显夸张,但却道出了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。
伴随智能化技术的应用,加上中国劳动力缺口明显,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今后中国制造的必然发展之路。中国作为制造大国,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远比其它国家庞大,因此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堪称“芯片”般的重要存在。
然而,中国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市场,真正具备实力的中国公司没有几家,庞大的中国市场基本被四大外企全部吞食。
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,当年我国销售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14.4万台,其中外资品牌的销量为9.9万台,自主品牌的销量是4.5万台,自主品牌的占比是31.25%。
但是对比销售额则让人汗颜,全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是57.3亿美元,外资品牌的销售额占80%以上,而国产机器人的销售额是20%。
abb、安川、发那科、库卡这四大品牌的机器人,基本占据了国内一流制造业的生产车间。
此外,在六轴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中,这四大外企垄断中国超90%份额,中企目前在这一领域无任何反击之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库卡被美的集团收购,但是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德国公司,产业链依然扎根于德国,专利技术也是在德国。
以日企发那科为例,这家企业早在2008年就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厂商,同年售出超20万台机器人,这家日企进军国内市场后,迅速拿下中国近两成市场份额,因此较于德企,日本才是工业机器人出口大国。
据悉,恒大汽车的生产线,80%的生产设备就来自于发那科,这也是许家印雄心勃勃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底气。
中国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,迟迟难以突破瓶颈呢?这和日本垄断机器人核心零部件,有着直接关系。
在高端六轴多关节机器人中,最核心的部件是减速器,作为核心部件减速器价格不菲,约占据机器人总成本40%左右。
然而减速器这一关键部件,却被日企所垄断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国内机器人减速器中,只有15%不到的减速器属于国产,这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造成致命影响。
不过,中国工业机器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虽不能和外企相比,但也取得了明显进步。
目前,中国国产机器人主要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,真正拿得出手的只有埃斯顿、埃夫特、新时达、拓斯达和新松机器人。
埃斯顿2
其中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只有一家,就是埃斯顿,2020年预计营业收入接近30亿元,出货量将进入全球前10强,与川崎和三菱比肩,50%的收入来自欧美。
过去新松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方面,处于国产机器人龙头,但是如今埃夫特已经成为了龙头地位,并且完成了全产业链的配套,而新松机器人近年来则转向了特种机器人、医疗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集成。
为什么埃斯顿能够一举超越新松?原因就是不断的通过融资收购,对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件一一布局,最终完善整个产业链。
光是2016年到2017年,埃斯顿就收购了7家公司,其中4家都是欧美企业,2020年又收购控股了德国焊接机器人公司Cloos。这也是埃斯顿在2015年不过是一个营业收入不足5亿元的公司,到2020年就接近30亿。通过不断收购,而是并掌握了大量的专利技术。
很多专家也指出,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,企业做大做强,必须通过大量海内外并购,把产业链一一打通,掌握核心专利技术,同时也兼并大规模研发。
有专家预测,202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463亿元,加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一篇光明,有市场就有机遇,中企大可通过市场换技术、通过资本进行收购兼并,彻底解决工业机器人卡脖子问题。